在2009年將近尾聲的12月底,空出了3天的時間去了一趟澳門,在確定機票和住宿之後,才發現抵達的12月20日恰好是澳門回歸10週年的日子,會有特別熱鬧盛大的慶祝活動.
果然當天一到澳門就感受到了像過年一般的歡欣氣氛,除了在澳門體育場有劉德華的演唱會,晚上9點在澳門半島南端還施放了長達25分鐘的煙火,胡錦濤也親自到了澳門.
當晚在葡京酒店前看著燦爛的煙火時,不禁想著…這一晚的台中為了明天的江陳會應該也不平靜吧!身為台灣人我很慶幸我們有選擇發聲的自由;而澳門這個緊臨大陸的前葡萄牙殖民地,現在的中國特別行政區,給我的第一個感覺是有種隨遇而安的生命力,其餘的就在接下來的2天中慢慢體會吧.
若說博弈事業撐起了澳門的大半片天,應該不會有人反對,靠著規模龐大的賭場相繼建設完成投入營運,在2006年澳門取代了拉斯維加斯成為世界最大賭城,也在同年使澳門人的年均收入超越了香港,所以,就算是不賭也不會賭的我也在第2天一早就到港澳碼頭搭上威尼斯人免費的高級接駁車去開開眼界了.
走在大運河購物中心裏實在不得不佩服這山寨版有許多用心之處,它當然沒有威尼斯的豐富歷史氣味和飄渺浪漫的朦朧美感,但建築物的立面和裝飾,配色,甚至是路燈的型式都是一樣的,尤其是屋頂彩繪的天空還有近似黃昏的燈光照明,讓鏡頭下的大運河購物中心還真有那麼幾分威尼斯的神韻.
當然,澳門最吸引我的還是葡萄牙殖民時期遺留下來文化和建築了,由威尼斯人西翼出口步行不久就會進入氹仔歷史城區,走在安靜又充滿葡式風情的街道上,要不是迎面而來的東方面孔和耳邊熟悉的語言,真會讓人有種身處某個南歐小鎮的錯覺.
在龍環葡韻住宅博物館前立著葡式路牌的湖邊拍了底下這張有趣的照片:湖的對岸是跨國財團為了商業利益快速移植過來的義大利;這岸則是昔日海上強權長期殖民統治所遺留下來的葡萄牙,而我在澳門嗎?
在澳門的第2天,我才發覺讓這看似矛盾的一切合理的同時存在就是今日澳門的新面貌吧!把探索澳門歷史城區留在第3天,是因為住宿的飯店離這裏不遠,2天來吃飯,坐車,買東西都在這附近,對這個區域的街道已經熟悉了,所以最後一天幾乎不用看地圖,可以專心的慢慢細看這個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城風貌.
由飯店步行前往古城區第一站大三巴牌坊途中就有不少意外收穫,經過了有著歐陸豪宅的塔石廣場;牆面漆成亮眼鮮黃色藝術社區藝竹苑;還有現在是澳門社會工作局的美麗藍屋子.
到了大三巴,晴空下的遺跡有種反差極大的美感,以這殘存的立面來看,被大火燒毀之前的教堂規模不難想像.
由大三巴往下,穿過試吃及採買各式手信的層層人牆,就會來到議事亭前地的玫瑰堂,這鵝黃色調的教堂裏外都讓人感覺很夢幻溫馨.
再往前走就會到這以黑白碎石鋪成波浪紋的議事亭前地了,由於接近耶誕節而加裝了許多燈飾,不論白天或夜晚都很熱鬧繽紛.
就在這議事亭前地一旁,有這麼一個被稱為戀愛巷的可愛巷弄.
議事亭裏一樣充滿了耶誕氣氛,但最吸引人目光的還是牆面上美麗的藍白磁磚吧!
走出議事亭一定會注意到郵政總局這一棟讓人無法忽視的氣派建築.
回到議事亭前地往大堂的方向走,會經過這外觀十分低調的盧家大宅,但一走進裏面才發現真是別有洞天,可以算是我所見過最精緻的中式古宅之一,加上整座大宅維持的很好,置身其中可以清楚體驗往日屋主的品味和對細節的講究.
再繼續往前走就到了大堂,這座教堂的建築風格以及教堂前的廣場和噴泉在我看來都帶著點羅馬味道,連陽光都變得更暖了,澳門歷史城區漫遊就在這噴泉邊劃下句點,等會兒就要收拾行囊回台灣啦!
在回程的路上我想著:要是人少一點,澳門看起來一定更美,至少在大三巴前照相時不用努力地閃避滿滿的人群,走在議事亭前地也可以清楚看見黑白地磚的波浪紋,但,要是人少了,澳門這個依賴觀光客生存的小地方就不會如此充滿活力和生氣了.